一、磁心材料
磁心材料是影響變壓器效率的首要因素。不同磁心材料的磁導率和損耗特性直接決定了變壓器的效率。常見的磁心材料包括矽鋼片、非晶材和鐵氧體,前者適用於高頻應用,後者則在低頻應用中表現出色。
現行的技術可以透過提高開關頻率可以縮小變壓器的體積,但是提高頻率卻會使變壓器產生更高的鐵損(包含磁滯損及渦流損)及銅損(集膚效應),導致其轉換效率下降。在高頻應用中,平板變壓器能改善這些損耗,達到高達90%以上的轉換效率,選擇合適的磁心材料不僅可以減少損耗,還能提高磁路的效率,從而大幅提升變壓器的總體效率。
影响鐵芯效率還有兩個主要參數,磁滯曲線及漏磁效应(FRINGING EFFECT)
磁滯曲線是指磁感應強度(B)與磁場強度(H)之間的關係的曲線。兩者關係是非線性的,當磁場強度增加時,磁感應強度會沿著曲線上升達到Bs點,此時即使磁場強度繼續增加,磁感應強度趨向緩和增加,此稱作磁飽和。變壓器飽和會造成電感減少,造成變壓器的線圈流過大電流而破壞開關元件。因此設計時需要避免變壓器的飽和。
漏磁效應(FRINGING EFFECT)是指磁通在靠近磁心氣隙處彎曲時所發生的效應。這種磁通彎曲的距離基本上與氣隙的長度成正比。為了降低漏磁效應,氣隙與銅線的相對位置以大小就成為鐵芯選擇時的重要條件。
二、繞組結構
繞組結構對變壓器的電性能和熱性能有重要影響。合理的繞組排列可以降低漏感和電感,從而提高變壓器的效率。常見的繞組材料有銅線和PCB,多層板PCB雖然成本較高,但偶合性和散熱性能優於銅線。因此,優化繞組結構和材料選擇是提升變壓器效率的關鍵之一。現有的技術中也有將PCB改為銅箔或是扁銅線的延伸設計,可以有效降低成本,但是當大批量生產時,PCB依然是最具有量產一致性的生產製程。
三、繞組電阻
繞組電阻是繞組中能量損耗的主要來源之一。降低繞組電阻可以有效提高變壓器的效率。這可以通過使用較粗的導線、優化繞組布局和選擇低電阻材料來實現。此外,減少繞組中的接點和焊點也有助於降低電阻損耗,進一步提高變壓器的效率。現有材料技術中也有在導體內加入其他材質的做法(例如改性銅),可以再提升導電性。然而這類材料在成本上相對較高,僅有少數應用會投入使用。
四、散熱設計
變壓器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量,良好的散熱設計有助於維持變壓器的正常工作溫度,從而提高其效率。常見的散熱方法包括散熱片、強制風冷和液冷。選擇適當的散熱設計可以避免過熱引起的損壞,延長變壓器的使用壽命。
五、漏感
漏感是變壓器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問題,會導致能量的損失和效率的降低。降低漏感可以通過改進繞組結構、減少繞組之間的距離和選擇合適的磁心材料來實現。尤其是在高頻應用中,合理設計繞組的分佈電容也是減少漏感的重要措施。
六、空載損耗
空載損耗是變壓器在沒有負載時產生的能量損耗,主要包括磁心損耗和繞組損耗。降低空載損耗是提高變壓器效率的重要途徑。選擇具有低磁滯損耗和渦流損耗的磁心材料,優化繞組設計以減少電阻損耗,都是減少空載損耗的有效方法。此外,適當的熱處理和表面處理技術也可以降低材料的損耗。
七、線間電容
線間電容是指繞組之間的電容效應,它會影響變壓器的高頻特性和效率。在高頻運行時,線間電容會導致能量損失和效率降低。降低線間電容可以通過改進繞組結構、增加繞組間的絕緣和選擇適當的材料來實現。有效控制線間電容可以提高變壓器的高頻效率和穩定性。
總結來說,影響平板變壓器效率的七大關鍵參數包括磁心材料、繞組結構、繞組電阻、散熱設計、漏感、空載損耗和線間電容。精確控制這些參數,可以設計出高效、可靠的平板變壓器,滿足現代電力應用的需求。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,未來平板變壓器的設計將更加精密和高效,為各種應用場景提供穩定的電力保障。